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缩小收入差距和提高收入水平是促消费之关键

时间:2020-08-09 00:00:00 来源: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以往都是并驾齐驱。2020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我国出口业务大幅下降,国内消费市场一度疲软,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

为刺激消费,自今年3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揽子鼓励消费的政策举措。一些地方出台新车补贴政策,放宽对购车指标的限制,各地发放消费券等,还鼓励灵活创业和就业。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部分地区需求出现触底反弹,经济出现复苏态势。

国家统计局7月份数据显示,上半年,31个省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仍出现下降趋势,但降幅逐渐收窄。其中,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比较高的是食品和居住,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31.9%和25.4%,而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是上海、北京和浙江。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一方面表明,鼓励消费政策密集出台已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预示着消费市场仍未回归正常水平。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下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关键。

预期不足影响消费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茶洪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比较高的是食品和居住,吃住是居民生活必需的,这表明刚性需求没有下降,但是,奢侈品、休闲旅游等享受方面的需求在下降,这表明居民的消费需求日趋理性。

“从深层次来看,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茶洪旺对本报记者分析,一般情况下,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要想刺激消费,收入水平必须提高。特别是今年初在疫情重创下,很多企业经营不景气,对城镇居民就业影响较大,国内消费也随之受到了严重冲击。

茶洪旺表示,相比之下,上海、北京、浙江这三个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资收入水平相对比其他地区高,所以消费水平就高。我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居民有较高的消费欲望,但由于收入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潜在需求很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较大。从全世界看,这是一个极大的潜在需求市场。然而,潜在需求要转化为有效需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状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我国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省区市共计2个,即上海、北京;月均收入在3000元-5000元以上的省区市共计5个,分别为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月均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的省区市共计13个,分别为辽宁、山东、重庆等;月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间的省区市共计11个,分别为广西、河南、山西等。

若要刺激消费,关键要在提高居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上下功夫。一个社会收入差距越大,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小。消费越难提高,越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高收入群体虽然收入高,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新增消费支出占新增收入的比例趋于下降。有鉴于此,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来深化改革收入分配体系。这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可继续通过投资和激励政策拉动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上半年,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虽然逐渐收窄,但总体消费还在下降。在消费政策刺激下,内需有所增长,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魏际刚表示,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食品、居住仍占大头,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不多,说明还不是完全状态下消费。

魏际刚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热点、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疫情之后,人们对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在增长。消费领域还有养老、医疗、教育、体育和衣食住行生活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投资、推动消费升级。下半年通过投资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势头会更猛,比如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还会有大的投入。现在国家正在推动国内市场大循环体系建设,在大循环体系内来考虑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互通互融。

与此同时,他认为,随着居民网上购物比重的加大,线上线下加快了融合发展步伐,线上购物也要转入高质量发展。线上产品质量、品质标准,还有监管体系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大数据系统化管理。

为此,魏际刚建议,要建立畅通的线上购物投诉、反馈、纠错、召回机制。同时,消费者也要有自我保障消费权益和维权意识。政府作为监管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并对失信者列入黑名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形成治理标准、统计、监督三位一体化。

而茶洪旺认为,下一步要着手抓消费政策落地的实际效果,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使好政策真正惠企利民。(记者 林春霞)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