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存款“变局”:1-7月对公存款增速超去年全年

时间:2020-09-14 00:00:00 来源:

以结构性存款为例,截至今年4月末,单位存款中的结构性存款较2019年末大幅增加20099.26亿元,远高于截至7月末的8173.77亿元。

在疫情、非常规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存款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商业银行存款迎来“变局”。

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商业银行个人存款、单位存款合计增长8.01%,已经接近2019年全年增速。其中,个人存款、单位存款余额较2019年末分别增长9.69%、6.54%,改变了近两年来个人存款增速不断回升、单位存款增速显著放缓的趋势。从银行类型看,工、农、中、建四大行上半年存款增量全部超过去年。

针对这一显著变化,多位受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前7月个人存款增速放缓主要是与疫情背景下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有关,单位存款增速较快或因信用扩张加速,而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如“套利”导致的结构性存款暴涨、暴跌等现象。

单位存款增速超去年全年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商业银行单位存款增速就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增速超1个百分点,增量为52351.33亿元。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单位存款增速不断下降,由2015年的26.56%降至2018年的仅3.23%,而2019年虽有所反弹但并不明显。

“总体来看,上半年单位存款增长较快与相对偏松的货币政策有关,宽信用下贷款增长较快,贷款创造存款,存款也会相应较快增长。”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货币乘数达到7.15再创历史新高,也是首次破7。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醒,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商业企业活动受到较多限制,不能完全保证这些新增贷款都进入了实体经济。

以结构性存款为例,截至今年4月末,单位存款中的结构性存款较2019年末大幅增加20099.26亿元,远高于截至7月末的8173.77亿元。在监管部门政策出台后,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迎来大幅压降。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小银行在存款竞争下负债压力较大,加大了对结构性存款的招揽力度,部分企业资金可能仅仅是‘套利’。”

对于单位存款中占比较多的“其他存款”增速放缓,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部分存款可能包括机关团体存款等,“政府资金主要存在四大行,而前7月政府支出较多,可能拉低了增速”。

“还可能与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信托存款、货币基金、银行表外理财资金等减少有关。”李佩珈补充表示。

显著向国有大行聚集

从银行类型看,上半年工、农、中、建存款余额较2019年末分别增加2.09万亿、2.04万亿、1.51万亿、1.27万亿元,而2019年全年为1.57万亿、1.26万亿、1.25万亿、0.93万亿元,即四大行上半年存款增量均已超过2019年全年,个别增速接近8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9月4日以来的调研中注意到,近期有个别国有大行开始主推三年期存款。某国有大行一网点经理介绍,9月初,他们推出一个活动,将其他行存款转入他们银行,存3年30万定期存款利率可达3.905%。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受银行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其他产品的吸引,将到期的结构性存款转为银行其他形式的个人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个人和企业可能会因为其他银行能够提供更高的利率,而选择将存款转投其他银行。

在调研中,也有城商行加大了对存款的营销力度,一名城商行理财经理表示,“近期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存款等固收类产品比较稳健。”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浙江地区的一家上市城商行了解到,7月、8月末,该行公司条线的存款仍在保持稳定增长。该行资产负债部人士称,“得益于分行较为多元的负债结构,结构性存款占比较低,活期存款占比较高,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压降对负债规模影响有限。”

此外,对于前7月个人存款增速放缓,一位华北地区的城商行董事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主要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一方面疫情发生后,个人消费大幅减少了,但另一方面,不少人的收入也减少了。“2017年以前个人存款增速不断下降,与此前快速兴起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有关,2019年以来监管部门出手整治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不少存款开始回流到银行体系。”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