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大山与大海的合奏——东西部扶贫协作助推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0-10-01 00:00:00 来源:

一年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九小学副校长梁伟明从珠海市来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支教,上个月才回到珠海。

“这一年,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美好。”回到珠海的梁伟明依然每天关注着山里孩子的动态,他为格力小学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而山里的学生也教会了他许多。

怒江州属于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也是直过民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聚居区域,还有3个县市尚未脱贫摘帽。

格力小学由珠海市格力集团捐建,是维拉坝珠海社区配套的学校。2018年正式开学后,珠海市每年安排5位支教老师,给格力小学带来最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梁伟明说,结合怒江州产兰花的实际,他们开设了“兰花课程”:学校找来泥土和花盆,安排最擅长种兰花的老师分班教学生养花,让学生了解兰花的品类、特性,培养大家动手和做观察日记的能力。

不仅如此,为了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珠海支教老师帮助成立了怒江州第一个小学广播站,对小播音员培训上岗播音。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说,小播音员培养计划的实施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欲望。

这是珠海市帮扶怒江州的一个缩影。3年多来,珠海市筹措了10亿余元、选派300余名干部和技术人员赴怒江州帮扶,努力让山里贫困户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维拉坝珠海社区就是在国家支持和珠海市帮扶下,投资1.89亿元建成的安置点,2200多人就此告别“穷窝”。

易地搬迁贫困户密珍花,也因为珠海扶贫车间项目,成为维拉坝珠海社区数据线加工扶贫车间的主管,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

密珍花说,老家的房子是用木板简易搭建的,在只能种玉米、土豆的山上,连生活物资都要靠马运回家。而为了赶集,必须凌晨出发,否则就不能买到想要的物品。

“如今,这都成了过去。”密珍花感慨地说,一家人住进了楼房,5岁的女儿就在社区上幼儿园,普通话说得比她还好。

为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对口帮扶的上海市、广东省加强了与云南产业合作的力度。引导沪粤落地企业97家,实际到位投资额6.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超过2.3万人。

在云南省会泽县钟屏街道,记者走进搬迁安置点的云南奋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这是当地从广东引进的一家企业,主要生产电话元件。46岁的邱少林是当地的贫困户,因为有相关工作经验,被聘为厂长,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

“离家近,能照顾孩子。”邱少林说,能在安置点工作,大家都很开心,公司160多名员工中80%都是贫困户。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得益于上海市徐汇区帮扶,当地发展了包括姬松茸在内的多个扶贫产业。

“这些扶贫产品又通过消费扶贫销售到上海等地。”屏边县县长李雄文介绍,去年以来,已有猕猴桃、荔枝、姬松茸等扶贫产品销售到上海及东部地区,销售金额超过600万元。

同时,今年徐汇区专门安排100万元劳务协作资金,开发了300余个临时性公共服务岗位,用于外出务工困难的农村劳动力家庭就业。

云南省扶贫办帮扶协作处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8月底,上海市和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及珠海市在云南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6.69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3.57亿元。同时,上海市、广东省安排了200多名援滇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支持云南打好脱贫攻坚战。(记者 杨静、吴寒、王安浩维、吕馨慧)

转自:新华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